炒更(即兼職或打臨工)成就了打工人的百萬財富?說來太多的人不相信,,可是,,在廣東東莞,就有一位初中畢業(yè)的打工仔就做到了,。而且做得很成功,。
不甘平凡,超越自己
曾東立30歲,,江西省永新縣蓮洲鄉(xiāng)人,。1992年,他初中畢業(yè)就應(yīng)聘到東莞市虎門鎮(zhèn)一個制衣廠打工,。一做就10年,。到了2002年,,作為“老江湖”,,曾東立已經(jīng)成為服裝制造業(yè)的熟練工人,可以勝任流水線上的裁床,、打邊,、坎車、平車,、雙針車等制衣車位和尾部等所有工種,。盡管如此,但他每月仍然只有 1000多元的工資,。令他十分郁悶:快30歲了,,難道就這樣混一輩子嗎?
小試牛刀,,初得甜頭,。
2002年9月的一天晚上,曾東立和一位朋友在路邊小排檔里喝酒,,那位朋友幾年前和他一樣都只是個普通工人,,但如今已是一家制衣廠的主管了,每月工資3000多元,。曾東立羨慕不已,,那位朋友說:“要不,你去‘炒更’吧。”開始,,曾東立還并未弄懂“炒更”的具體含義,。后來那位哥們說:“‘炒更’就是打臨工,你還不知道嗎,?東莞前兩年就開始鬧‘普工荒’,,現(xiàn)在到處都需要熟手做臨時工,‘炒更’賺的錢比你光在一個工廠里做工的工資翻幾番呢,!”普工荒,,正是“炒更”好時光
曾東立還是不理解,那哥們又說:“你有所不知,,如今,,工廠越開越多,外出打工的年輕人比前幾年越來越少,,因為出生于80年代的人大多是獨生子女,,而且他們許多人還不愿意做普工……所以現(xiàn)在正是‘炒更’的好時機(jī)。比如,,我們廠里就會經(jīng)常在周末和節(jié)假日招聘一些臨時工趕活,,有機(jī)會你不妨來試一試吧!”就這樣,,曾東立利用2天假期到那位朋友打工的制衣廠“炒更”,。原來,那家制衣廠平時只有100多名專職工人,,但老板經(jīng)常會接到大的訂單,,一旦有大量訂單,本廠員工做不完時,,老板就會臨時招聘一批熟練工人趕工,。這些臨時工人大多是“專業(yè)炒更”人,也有一小部分是業(yè)余“炒更”者,。但老板付給這些“炒更” 者的工資卻比專職工人要高很多,。比如:你在制衣廠里是一名負(fù)責(zé)熨衣服的固定燙工,老板在為你提供食宿的同時每天會付你30元,,但如果你是老板在生產(chǎn)訂單多得無法由本廠工人完成的時候臨時聘請的燙工,,你的報酬將會是每天80至120元。除了報酬高外,,“炒更”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工資均按天算,,并且干完就能拿到手。
那次,,曾東立盡管只干了2天,,但他卻得到了240元工錢,。但第一次“炒更”讓他嘗到了甜頭決定干脆做“專業(yè)炒更人”。2003年1月底,,許多工廠都在準(zhǔn)備放年假了,,曾東立覺得這是‘炒更’的好時機(jī),便聯(lián)系10多名老鄉(xiāng)一起“炒更”,。一個多月后,,曾東立就賺了4000元錢,高興得請了幾位和他一起 “炒更”的老鄉(xiāng),,到鎮(zhèn)上一家飯館好好撮了一頓,。從此,他開始真正地混進(jìn)了“炒更江湖”,。
快樂一族,,“自由打工”炒更人
漸漸地,曾東立就結(jié)識了一個龐大的“炒更”群體,。他們有自己的“語言”,,把“炒更”人稱為“臨工”,把在工廠長期打工的固定工人稱為“長工”,,把工廠老板稱為“東家”,,把工廠主管、經(jīng)理等稱為“官員”,;他們大都是20多歲的年輕人,,有自己的“理想”,崇尚“快樂打工,、自由打工”,,往往半個月“炒更”,,半個月“休息”,;他們個個都是生產(chǎn)一線的“高手”,不熟練是很難吃“炒更”飯的,;許多工廠在臨時聘請工人前都要進(jìn)行現(xiàn)場操作考核,,所以他們干起活來,產(chǎn)品一般都不會出現(xiàn)質(zhì)量問題,,而不像固定工人那樣可以吃“大鍋飯”,;他們工資高,但工作時比起“長工”來更累些,,比如一天內(nèi)“長工”只能生產(chǎn)10件產(chǎn)品,,但他們可能需要生產(chǎn)20件,這就需要工作效率甚至超時勞動,,不過這難不倒他們,,因為他們只要努力干完這一單,,就可以回去睡上3天3夜……
百萬財富不神奇
隨著“炒更”隊伍越來越壯大,曾東立發(fā)現(xiàn),,由于他們拒絕長期進(jìn)入工廠,,可以在不“炒更”的日子里,他們或者做點別的小攤生意,,或者干脆閑呆著,。這讓曾東立又看到了商機(jī)。2006年1月,,他用他前兩年“炒更”賺來的10多萬元,,購買了幾十臺制衣車,創(chuàng)辦了一家小型加工廠,,一方面可以自己直接拿訂單請“炒更”工人加工,,另一方面又能帶領(lǐng)他的“專業(yè)炒更”隊去別的工廠“炒更”……
曾東立每次需要向“炒更”者收取10%的提成,2007年春,,曾東立的“專業(yè)炒更隊”已有100多名“炒更”工人,,隨時可以打電話召集過來。為了不讓“炒更”工人們“挨餓”,,他現(xiàn)在基本上能夠保證這100名“炒更”工人平均每個月“炒更”15天,,一年的毛收入在2萬元左右。這樣,,他自己一年就能瀟瀟灑灑地賺上近20萬元的提成,,再加上他的小型加工廠,總收入超過了30萬元,。 在短短幾年時間,,曾東立利用“炒更”這種打工方式,從一個月薪1000元的普工,,搖身一變成了一個總資產(chǎn)上百萬元的“炒更”老板,。
看了以上報導(dǎo)的朋友們,你是否堅信:打工仔成就百萬財富的神奇呢,?其實,,工作中,生活中,,無不充滿了機(jī)會,,雖然我們只是平凡中的平凡人,但只要我們敢于超越自己,,敢于發(fā)現(xiàn)并抓住機(jī)會,,打工平凡,我們一定能做到平凡中的傳奇,。
不甘平凡,超越自己
曾東立30歲,,江西省永新縣蓮洲鄉(xiāng)人,。1992年,他初中畢業(yè)就應(yīng)聘到東莞市虎門鎮(zhèn)一個制衣廠打工,。一做就10年,。到了2002年,,作為“老江湖”,,曾東立已經(jīng)成為服裝制造業(yè)的熟練工人,可以勝任流水線上的裁床,、打邊,、坎車、平車,、雙針車等制衣車位和尾部等所有工種,。盡管如此,但他每月仍然只有 1000多元的工資,。令他十分郁悶:快30歲了,,難道就這樣混一輩子嗎?
小試牛刀,,初得甜頭,。
2002年9月的一天晚上,曾東立和一位朋友在路邊小排檔里喝酒,,那位朋友幾年前和他一樣都只是個普通工人,,但如今已是一家制衣廠的主管了,每月工資3000多元,。曾東立羨慕不已,,那位朋友說:“要不,你去‘炒更’吧。”開始,,曾東立還并未弄懂“炒更”的具體含義,。后來那位哥們說:“‘炒更’就是打臨工,你還不知道嗎,?東莞前兩年就開始鬧‘普工荒’,,現(xiàn)在到處都需要熟手做臨時工,‘炒更’賺的錢比你光在一個工廠里做工的工資翻幾番呢,!”普工荒,,正是“炒更”好時光
曾東立還是不理解,那哥們又說:“你有所不知,,如今,,工廠越開越多,外出打工的年輕人比前幾年越來越少,,因為出生于80年代的人大多是獨生子女,,而且他們許多人還不愿意做普工……所以現(xiàn)在正是‘炒更’的好時機(jī)。比如,,我們廠里就會經(jīng)常在周末和節(jié)假日招聘一些臨時工趕活,,有機(jī)會你不妨來試一試吧!”就這樣,,曾東立利用2天假期到那位朋友打工的制衣廠“炒更”,。原來,那家制衣廠平時只有100多名專職工人,,但老板經(jīng)常會接到大的訂單,,一旦有大量訂單,本廠員工做不完時,,老板就會臨時招聘一批熟練工人趕工,。這些臨時工人大多是“專業(yè)炒更”人,也有一小部分是業(yè)余“炒更”者,。但老板付給這些“炒更” 者的工資卻比專職工人要高很多,。比如:你在制衣廠里是一名負(fù)責(zé)熨衣服的固定燙工,老板在為你提供食宿的同時每天會付你30元,,但如果你是老板在生產(chǎn)訂單多得無法由本廠工人完成的時候臨時聘請的燙工,,你的報酬將會是每天80至120元。除了報酬高外,,“炒更”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工資均按天算,,并且干完就能拿到手。
那次,,曾東立盡管只干了2天,,但他卻得到了240元工錢,。但第一次“炒更”讓他嘗到了甜頭決定干脆做“專業(yè)炒更人”。2003年1月底,,許多工廠都在準(zhǔn)備放年假了,,曾東立覺得這是‘炒更’的好時機(jī),便聯(lián)系10多名老鄉(xiāng)一起“炒更”,。一個多月后,,曾東立就賺了4000元錢,高興得請了幾位和他一起 “炒更”的老鄉(xiāng),,到鎮(zhèn)上一家飯館好好撮了一頓,。從此,他開始真正地混進(jìn)了“炒更江湖”,。
快樂一族,,“自由打工”炒更人
漸漸地,曾東立就結(jié)識了一個龐大的“炒更”群體,。他們有自己的“語言”,,把“炒更”人稱為“臨工”,把在工廠長期打工的固定工人稱為“長工”,,把工廠老板稱為“東家”,,把工廠主管、經(jīng)理等稱為“官員”,;他們大都是20多歲的年輕人,,有自己的“理想”,崇尚“快樂打工,、自由打工”,,往往半個月“炒更”,,半個月“休息”,;他們個個都是生產(chǎn)一線的“高手”,不熟練是很難吃“炒更”飯的,;許多工廠在臨時聘請工人前都要進(jìn)行現(xiàn)場操作考核,,所以他們干起活來,產(chǎn)品一般都不會出現(xiàn)質(zhì)量問題,,而不像固定工人那樣可以吃“大鍋飯”,;他們工資高,但工作時比起“長工”來更累些,,比如一天內(nèi)“長工”只能生產(chǎn)10件產(chǎn)品,,但他們可能需要生產(chǎn)20件,這就需要工作效率甚至超時勞動,,不過這難不倒他們,,因為他們只要努力干完這一單,,就可以回去睡上3天3夜……
百萬財富不神奇
隨著“炒更”隊伍越來越壯大,曾東立發(fā)現(xiàn),,由于他們拒絕長期進(jìn)入工廠,,可以在不“炒更”的日子里,他們或者做點別的小攤生意,,或者干脆閑呆著,。這讓曾東立又看到了商機(jī)。2006年1月,,他用他前兩年“炒更”賺來的10多萬元,,購買了幾十臺制衣車,創(chuàng)辦了一家小型加工廠,,一方面可以自己直接拿訂單請“炒更”工人加工,,另一方面又能帶領(lǐng)他的“專業(yè)炒更”隊去別的工廠“炒更”……
曾東立每次需要向“炒更”者收取10%的提成,2007年春,,曾東立的“專業(yè)炒更隊”已有100多名“炒更”工人,,隨時可以打電話召集過來。為了不讓“炒更”工人們“挨餓”,,他現(xiàn)在基本上能夠保證這100名“炒更”工人平均每個月“炒更”15天,,一年的毛收入在2萬元左右。這樣,,他自己一年就能瀟瀟灑灑地賺上近20萬元的提成,,再加上他的小型加工廠,總收入超過了30萬元,。 在短短幾年時間,,曾東立利用“炒更”這種打工方式,從一個月薪1000元的普工,,搖身一變成了一個總資產(chǎn)上百萬元的“炒更”老板,。
看了以上報導(dǎo)的朋友們,你是否堅信:打工仔成就百萬財富的神奇呢,?其實,,工作中,生活中,,無不充滿了機(jī)會,,雖然我們只是平凡中的平凡人,但只要我們敢于超越自己,,敢于發(fā)現(xiàn)并抓住機(jī)會,,打工平凡,我們一定能做到平凡中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