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近幾年鋼價走勢來看,,主要支撐價格上揚和導致價格下跌的因素無外乎基本面的變化,,從2016年的供需錯配,再到2017年的取締地條鋼,,再到后期的“2+26”限產,,都在供應層面支撐起了鋼價的上行,。而在這幾年中的價格下跌也無外乎需求不濟和限產不及預期所導致的悲觀情緒所致。
所以從主要價格因素的變化也能看出來它在逐漸的轉變,,從供應主導開始向需求主導轉移,,對于目前和2019年下半年的市場價格,也需要去尋覓供需關系的“軌道”如何鋪墊,,不妨從原材料的供需開始,,再看鋼材的消費力度,從而推到出未來供需走勢,。
▍一,、鐵礦石庫存大降之后逐步恢復
上半年鐵礦石表現*為搶眼,在鋼價下跌之時亦是礦石“撐起”了鋼材的成本,,使得鋼材市場沒有繼續(xù)深跌,,同時也在信心上給予了鋼市一定動力。不過,,對于鐵礦來說,,上半年可謂“一波三折”,VALE礦難,、颶風損壞碼頭等,,使得礦市一度進入紛爭期,隨后港口庫存的快速回落使得鐵礦直上100美金,,也達到了近幾年的新高價格,。
圖1:進口礦(62%)指數走勢
圖2:45港口鐵礦石庫存(單位:萬噸)
圖3:2017-2019年全國粗鋼月產量(單位:萬噸)
圖4:五大品種周社會+廠內庫存(單位:萬噸)
數據來源:鋼聯數據
對比庫存和周消費量來看,整體處于微妙平衡的狀態(tài),,6-7月的市場整體還是處于略有支撐狀態(tài),。而且隨著進入下半年的沖刺階段,整體鋼材需求有可能高于上半年,。所以整體的庫存可能在近期回升之后再度下降至年底,。
▍五、下半年鋼市幾點看法
1,、鐵礦石經過一波“洗禮”之后,,出現了勢不可擋的氣勢,目前整體庫存處于偏低狀態(tài),,不過在港口和部分礦山恢復之后,,整體的庫存有逐漸恢復的態(tài)勢,同時在鋼廠利潤回升之后,,鐵礦石的消耗量也有上升的可能,。
2、鋼材產量同比大幅上升的可能性很小,,一方面是鋼廠利潤不如前兩年,,另一方面環(huán)保仍在持續(xù)作用,,同時也需要注意建國70年大慶的影響。所以全年的整體供應量或只會微幅提升,。
3,、下游需求仍然會對鋼材價格形成分化式的影響,房地產和基建主要對長材拉動較大,,而船舶和汽車行業(yè)對板材影響更甚,,所以全年整體消費來看依舊是長強板弱,所需要關注的是汽車是否還會出臺強制性的刺激政策,。
4,、對于市場本身來說,資金和庫存是需要關注的點,,隨著經濟形勢的明朗走向,,整體的資金情況需要靠著政策維持,另外庫存的情況不需要太過擔憂,,在積累幾周之后還會進入震蕩期,,年底繼續(xù)下降,總庫存到春節(jié)前可能大致維持在1300萬噸左右,。
5,、總體來看,下半年的鋼價支撐點依然存在,,但在臨近年終可能由于需求的明顯下降,,使得鋼價出現整體回落狀態(tài),分品種來看依然是長材強于板材,。